定融 城投债违约
Securities industry导读:根据知情人士透露,遵义市最大的城投平台遵义道桥近期已经成立了银行债委会,基本完成了银行债务重组,银行贷款统一延期20年,前10年不付息,贷款利息也大幅度降低,下一步就是非标。
一位遵义道桥银行债权人士表示,2021年遵义道桥的相关债务已无法按时偿付,2022年贵州省政府希望银行金融机构组建债委会,债委会成员将贷款重组,期限延长,同步降息。
不止一位银行债权人士表示,在遵义道桥的银行债委会层面,遵义道桥要求银行贷款延期20年,且前十年不付息。“提了这样的条件,通过债委会压下来,银行不得不通过。”一位遵义道桥城商行债权人士称,最终其所在银行于近期通过了对遵义道桥贷款延期20年的方案,利息也从原来的7.5%降至3.5%。
尽管市场对遵义的债务压力早有预期,但20年的展期仍让很多人感到震惊。更核心的问题在于:在非标、贷款重组展期之后,城投债的命运又将如何?
在经济实力较弱的部分地区,城投公司贷款展期已屡见不鲜,“就是借新还旧,可是20年这么长的,前所未有。”一位股份行人士称。
“之前是有心理预期的,也知道(遵义道桥)没钱还,但展期20年,太夸张了。银行贷款还好,只要趴在账上付利息、不违约,银行的报表不会受影响,但如果这个政策放宽到非标债务,那真的就相当于赖账了。”一位信托行业人士称,贵州目前是非标违约最多的省份,在保标债的基调下,非标债务成了最先被舍弃的,不过也还没有创出过这样长的展期记录。
信托、资管计划、融资租赁等相对高成本的非标融资,此前是遵义城投平台重要的输血来源,尤其弱资质区县城投,而今违约问题已日益严重。据中诚信国际研究院研究员鲁璐统计,2021年城投非标违约风险持续释放,违约事件由上一年的28起增至31起,涉及城投企业由38家增至42家,违约金额超过40亿元;财政实力较弱、融资成本更高的贵州,是城投非标违约的“重灾区”,有29家城投企业非标违约,债务率高的遵义最多,有13家;黔南州、六盘水、安顺等地也不少。
这样的融资方式在贵州城投中并不少见。贵州因经济不发达,弱资质城投众多,城投融资中介鱼龙混杂。“正常的资金很难进入遵义,‘黄牛'特别多。我们之前都是经过‘黄牛'介绍才能跟企业联系上。”一位债市人士透露,遵义等地的融资中介会从项目方与资金方双向收取中介费。“金融机构不是跟发行人谈合作,而是和‘黄牛'谈,谈好条件之后再引荐到企业。如果直接找企业,企业领导一般会让你见某人,由这位‘经纪人'也就是‘黄牛'来谈。最讽刺的是,在当地金融局登记的某城投公司的联络人,不是城投公司员工,而是‘黄牛'。”该人士说(参见《财新周刊》2022年第22期《城投融资松绑两难》)。在贵州项目展期后,“黄牛”又将目标锁定在了山东、河南等省的弱城投,目前这两个省的融资成本和当年的贵州有过之而无不及,出现了严重的兑付危机。
融资中介的存在,客观上缓解了过去贵州城投融资难的局面,但也一定程度推高了地方政府债务,也不乏里应外合、设租寻租的腐败交易。2021年年末,遵义道桥曾因存在将部分公司债券募集资金转借其他公司的违规行为被贵州证监局下发警示函,时任公司董事长谢远驰也被罚。2022年1月,遵义市4名处级干部同时被查,包括时任遵义市国资主任牟明灯、遵义交旅总经理王大江、遵义道桥副总经理陈劲松、遵义新蒲区工委副主任舒乾,这四人的共同点是近年来都担任过遵义道桥的核心高管。
一位贵州当地金融机构的人士对财新称,此前遵义发债乱象重生,结构化发行普遍,市场化投资者稀缺,“都靠融资中介,养活了一大批人。现在当地城投平台用不上中介了,因为中介也找不来钱了,还被要求清退过去拿的佣金”。目前,融资中介还活跃在山东、河南地区的城投融资之中。
部分来源:财新
评论专区
Comment area推荐产品
product新闻资讯
informationSecurities industry
Trust financing
Bank financial management
友情链接: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