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风险
Trust financing
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打破刚兑”成为信托公司处置风险项目的主调,“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大多数信托公司已经不刚兑,信托计划发生逾期。
步入2024年,信托行业暴雷潮已经过去,风险基本暴露,信托行业正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当下信托行业正处于健康的状态。
暴雷信托公司总结
近年来,金融行业违约事件频发,不少理财产品出现过延期兑付甚至不能兑付的情况,信托行业也不例外。
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打破刚兑”成为信托公司处置风险项目的主调,“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大多数信托公司已经不刚兑,信托计划发生逾期,投资人的本息无法按时兑付,有的已经亏损本金。当然,也有一些信托公司明明违法违规操作,却利用金融机构的资源优势,以“打破刚兑”为名,逃避受托人应尽的义务。
从2017年中江信托大面积违约开始,到2023年6月中融信托整体停兑,7年期间多达10余家信托公司出现大面积违约。如今时间已到2024年,信托行业的风险项目已经基本暴露,2024年以后,信托行业暂时不会有新的信托公司暴雷。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本文讲的暴雷是指信托公司、大股东或其高管存在违法违规,且对投资人大面积违约。个别产品延期不等于信托公司暴雷,比如个别政信产品延期,就不属于暴雷。
这7年来暴雷的信托公司,根据出险情况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信托公司涉嫌挪用资金或自融,为大股东输血;一类是受经济下行影响,信托公司未尽职尽责,出现大面积违约。
1、信托公司涉嫌挪用资金或自融的,以民营信托发行的类资金池产品为主,也就是所谓的TOT产品。这类产品的借款人是信托公司,信托合同没有约定明确的资金投向,信托公司可以自主管理信托计划,决定信托资金的具体投向,最终投向了和股东相关联的企业。比如四川信托、民生信托、新时代信托、中融信托、华信信托等。
除了TOT外,还有发行供应链产品的,向不知名的小企业(实控人是股东)发放贷款,比如安信信托。
不管是采用哪种方式,资金最终流向了关联方,信托公司暴雷,几年以后,给自然人投资者打折兑付。目前,已经上岸有安信信托和新时代信托,即将上岸的有四川信托。
2、经济下行,最直观的是房地产行业,由此引发了一连串房地产信托违约。虽然房地产信托违约是受大环境影响,但是,其中有不少信托公司及项目经理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加大了房地产信托的风险。
从监管部门出具的罚单来看,部分信托公司存在以下违规行为:向不具备二级房地产开发资质的企业发放贷款、向不满足“四三二”要求的房地产项目融资、尽职调查不到位、贷后资金监管失职、未按约定用途使用信托贷款;信托资金被挪用于项目以外的用途、贷前尽调贷后管理不尽责,导致项目出现风险或信托资金被挪用。
部分信托公司存在贷前违规和贷后管理的问题,房地产行业风险来袭后,信托公司不能按照信托合同约定的条款执行,出现大面积违约,信托公司出现暴雷。
此外,部分信托公司高管贪腐,发行了一些高风险信托产品,如今也暴雷了。
信托行业暴雷潮已过
步入2024年,信托行业暴雷潮已经过去,风险基本暴露,信托行业正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首先是民营信托自融。从2018年安信信托暴雷开始,先后有四川信托、民生信托、新时代信托、华信信托等多家民营信托公司整体发生风险,劣变成为高风险信托公司。2023年8月,中融信托整体停兑,将信托行业暴雷推向顶峰的同时,也为民营信托暴雷画上了句号。自此,涉及自融的民营信托公司风险已全部出清,已不会新增。部分信托公司目前正处于风险化解阶段,随着时间的流逝,风险会越来越小。
其次是房地产信托。自2020年以来,房地产信托陆续开始暴雷,2021-2022年是高峰期,2023年大幅下降;直到2024年,存量的房地产信托风险已基本出清。
来自信托行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房地产信托全年违约规模达到917.11亿元,占总违约规模的61.34%;2022年共有115款产品违约,违约金额合计930.25亿元;2023年共有107款房地产信托产品违约,违约金额合计486.42亿元。从上述数据变化来看,房地产信托真正的违约“洪峰”早已过去。
根据信托公司发布的2023年年报显示,信托资金投向于房地产行业的占比已大幅压降,占比20%以上的仅6家信托公司,占比10%以上的仅13家信托公司,一半以上占比5%以下。因此,从数据上来看,房地产信托已经大量出清,未来带给行业的潜在风险冲击不必担忧。
最后,信托行业转型已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为23.92万亿元,环比增幅5.65%,同比增幅13.17%。2022年二季度以来,信托资产规模开始企稳回升,同比增速逆转为正,到2023年末已连续7个季度保持正增长,且增速有逐步加快的趋势,反映了信托业在资管新规以来的转型工作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信托行业处在最健康状态
在作者看来,信托行业清退违规产品已接近尾声,当下国内的信托行业正处于发展45年来最为健康的状态。
此前很多年,信托行业发展处在畸形状态,以“高收益低风险”著称的信托产品违背了市场规律,积累了潜在风险。信托产品即使发生风险,多数信托公司选择刚性兑付,信托产品凭借“高收益、低风险”的优势得到高净值人群和机构的青睐。这条潜规则为信托产品树立了良好市场口碑,促进了信托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信托行业的风险资产也在不断积累。
2018年监管部门“资管新规”出台后,“打破刚兑”逐渐淡出市场。同时叠加监管趋严,信托行业风险加速暴露,此后多家高风险信托公司出现兑付危机。
2021年以来,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下行阶段,房地产公司经营情况普遍恶化。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信托多次出现违约。房地产行业的风险,终于还是传导到了信托行业,给给信托公司带来很大风险。近两年,信托公司日子比较难过,但多数信托公司还可以维持。
从信托行业长期发展来看,信托公司风险暴露有利于加速劣质信托公司市场化淘汰进度,加速行业风险出清,重塑行业竞争格局。挤破脓包,有利于轻装上阵装。
随着存量风险不断出清,信托行业站在了新的发展阶段,重塑业务结构,推动转型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共识。2023年以来,监管部门出台了各类文件,信托业务新格局正在逐步成型。
2023年3月,《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正式发布,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25个业务品种。未来,房地产信托、政府平台等传统融资类业务占比将持续降低,证券投资、股权投资、财富管理回归信托本源的业务等将逐渐成为行业主流方向。
2023年11月,《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暂行办法》发布,明确根据信托公司的管理状况和整体风险作出监管评级,分为1-6级,数值越大反映机构风险越大;不同监管评级的信托公司对应不同的信托业务范围和展业地,差异化监管和经营的格局将逐步形成。此外,金融监管总局的三定方案中,信托公司的监管部门“信托部”整合调整为“资管机构监管司”,信托公司与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的监管规则将逐步对齐,面临更为严格和专业的监管。
2023年12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慈善法》的决定,细化相关管理规则,明确慈善信托税收优惠政策,必将推动慈善信托事业迎来更好发展。随着相关配套制度的逐步完善,公益慈善信托将迎来更好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2024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信托等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这将进一步推动信托资金增配权益资产,与信托行业转型方向相契合。
从长期来看,信托行业正处在发展最健康的状态,将更加注重质量与效益的平衡,信托行业未来发展可期,并不存在行业性兑付危机,信托行业整体风险可控。当前,信托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质量总体优良,安全边际高,从业人员和投资者对此要有充分信心。

评论专区
Comment area推荐产品
product新闻资讯
information 
                         
                         
                         
                         
                         
                        Securities industry
 
                         
                         
                         
                         
                         
                        Trust financing
 
                         
                         
                         
                         
                         
                        Bank financial management
 
                         
                         
                         
                         
                         
                         
                         
                         
                         
                         
                         
                         
                         
                         
                         
                         
                        友情链接: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产品小程序
产品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