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风险
Trust financing
一、逾期潮起:从地产到政信的全域失守
2024 年 9 月 30 日,北京信托 “润昇资本 017 号” 信托计划到期即告逾期,2 亿元资金因借款人郑州报业集团无力偿还陷入停滞。这并非孤例,据投资者爆料及公司公告披露,北京信托旗下 “锦星财富 198 号”“榕益资本 007 号”“锦程资本 054 号” 等多款产品已先后出现兑付问题,涉及规模超 50 亿元。
逾期产品呈现显著的跨领域特征:既有投向河北大厂福泰花园的房地产项目(锦星财富 198 号),受楼市低迷导致销售去化不及预期拖累;也有被质疑为 “伪政信” 的基建类产品(榕益资本 007 号),其推介材料宣称由德阳 2A + 级国企担保,实际合同中未提及相关主体,18.18 亿元资金因项目确权滞后陷入僵局。更令人警惕的是,2024 年 10 月,“锦程资本 054 号” 成为北京信托首个本金打折兑付的产品,投资者仅能收回 62.13% 本金,利息损失殆尽。
二、处置迷局:方案争议与内部动荡
面对逾期压力,北京信托的处置举措引发广泛质疑。在 “润昇资本 017 号” 的兑付方案中,公司提出免除借款人全部违约金及罚息,同时将融资利率调至年化 12%,但该利率需先扣除税费及信托报酬后方可向投资者分配,实际收益大打折扣。更值得关注的是 “锦程资本 054 号” 的处置过程:2024 年 1 月首次受益人大会议案因未达三分之二表决权遭否决,仅 5 个月后,相同转让方案却以 71.03% 同意率通过,投资者揭露 “北京信托及机构持有 7.2 亿信托单位,疑似左右表决结果”。
处置乱象背后是公司治理的严重失序。2024 年底,北京信托前董事长周瑞明、前总经理何晓峰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反腐风暴加剧了市场对其风控体系失效的担忧。多位投资者反映,逾期后客服仅记录问题无实质回应,公司 2022 年年报迟迟未披露,信息透明度严重不足。内部人士虽声称 “积极追讨资产”,但截至 2025 年 10 月,多数逾期产品仍无明确回款时间表。
三、行业信号:托管责任破冰与信任重建难题
北京信托的兑付危机发生在信托行业风险处置的关键期。2025 年 10 月,北京金融法院对民生信托纠纷作出二审判决,判令托管银行对未兑付债务承担 4% 连带责任,这一国内首例判决打破了 “托管银行无责” 的行业惯性。法律界人士指出,该判决为北京信托投资者提供了新维权路径 —— 若能证明托管银行未履行资金监管义务,可追究其连带赔偿责任。
但投资者信心重建仍道阻且长。有二十多年投资经验的吴先生在 300 万元本金逾期后坦言 “再也不买信托产品”,转而投向二级债券市场。数据显示,北京信托管理规模已从 2021 年末的 1.94 万亿元大幅缩水,2025 年 3 月股权转让价格仅为每股 0.48 美元,远低于公允价值。业内专家警示,地方信托公司若不能修复风控体系与信息披露机制,恐将在行业转型中加速出局。
四、投资者维权:路径与困境
当前投资者主要通过三类方式维权:一是参与受益人大会议案表决,但需警惕 “机构表决权主导” 的潜在不公;二是依据新司法案例追责托管银行,需收集资金划拨违规的关键证据;三是联合向监管部门投诉,推动项目资产确权与处置。但现实困境同样突出:地产项目资产处置周期常超 18 个月,政信类项目涉及多方协调难度大,而信托产品 “打破刚兑” 已成监管共识,全额兑付可能性极低。
截至 2025 年 10 月,“锦星财富 198 号” 已宣布延期至 2026 年 2 月,“榕益资本 007 号” 仍在推进项目确权,更多投资者仍在等待一个明确的答案。这场兑付困局不仅考验着北京信托的危机处置能力,更折射出中国信托行业在打破刚兑后,如何平衡金融创新与投资者保护的深层命。

评论专区
Comment area推荐产品
product新闻资讯
information
Securities industry
Trust financing
Bank financial management
友情链接: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
产品小程序
















